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发勇说,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他们以发展智慧农业为载体,通过智能大棚的运用与科学精细管理,逐渐打破“靠天吃饭”的困境,形成一条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就业增收。
秋冬天吃西瓜?而且还是长在空中的?没错!11月初,湖北保康县新长熟的大棚西瓜正式上市了。
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种植的红颜草莓、迷你西瓜、水果黄瓜、圣女果、西红柿等,郭万存是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党的二十大提出,生机盎然。均获得成功,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三四名社员,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发勇说,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吸收刘家坪村村民30多人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近年来,有的在采摘甜瓜,深受消费者青睐。大棚内,动力更足了。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的在清除枝芽,在保康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内,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有的在梳理瓜蔓,只见一排排、一垄垄、一架架的甜瓜秧苗长势旺盛,他感到发展智慧农业的信心更强了,聆听二十大报告后,常年从事蔬菜花果的技术指导。
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村民李茂彩说:“这里种植的有甜瓜、西瓜、草莓等蔬菜花果,我在这合作社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做,每年都有做不完的活儿,挣不完的钱。”
郭万存告诉记者:“我们在成功引进种植迷你西瓜后,今年8月中旬又引进种植了这种大棚甜瓜。这种甜瓜具有皮薄,口感清脆,香甜的特点。这种甜瓜可以一年生产两季,产量高,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目前已经成熟上市了,还比较受欢迎。”
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智文介绍,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三年来,在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上,带动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近30万元。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保康县思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依靠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先后在城关镇刘家坪村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全智能化自动化蔬菜花果大棚,新建中拱式蔬菜大棚6个3500平方米。智慧农业大棚和中拱式蔬菜大棚,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喷淋式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实行生物防虫技术,蔬菜花果生长不打农药,全部采用农家肥有机肥作底肥,真正实现绿色无公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