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虑。也就是能够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所对应解决的,正是此类情绪管理问题,从早期教育介入,建构正常的人格发展。其“混龄教育”理念相当于将教室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化场合,帮助儿童从小学会处理友伴关系,积极解决问题,不逃避,不拖延。目标是培养一个“好人缘”的孩子。
不仅儿童需要“蒙台梭利教育”的启蒙,成年人亦需要“蒙台梭利教育”的修复。它似乎是颗万灵丹,无论心理或生理疾患,都有迅速对症的效用。它帮助每个失和的生命找回内在的秩序,为人们重新点燃灵魂的圣火,让人们看到自己内心的宝石:坚定、整洁、承诺、同情、信心、体贴、合作、勇气、礼貌、创造性、超然、决心、勤奋、热情、忠实、适应性、宽恕、慷慨、温柔、帮助、诚实、荣誉、谦虚、理想、正直。
这些情商方面的优长,不仅能够让孩子的智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也是他面对生活波折的动力,对个人健康、情感生活,乃至全面的工作发展及人际关系都非常关键。
4.维系圆融的人际关系:能够理解他人,针对他人的情绪做出恰当的反应,维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是培养“领导力”的基础,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孩子。
每个人都在生命的路途中承担着多元角色,想要扮演得恰到好处,真不容易。倘若我们能够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则”融入生命,为自己提升生命能量,为孩子奠定广阔
倘若内心强度低,就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甚至出现身体功能异常或心理疾病。认知形态又有偏差,使个体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生活中的挫折事件,在承受重大压力的同时,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情绪波动及生理变化,进而产生不良适应现象,
人类因为拥有记忆想象学习、分析、推理、判断及创造能力,成为万物之灵。但也会因为情绪波动及人格异常,做出不理性行为。长久以来,我们重视对下一代儿童的知识传授及智能发展,对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健全人格培养却相对忽视,以至于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虽然突飞猛进,人类的犯罪、自杀、心理疾病、种族冲突等问题却日趋严重。在诸多复杂因素中,青年人和成年人缺乏情绪管理能力,或许是颇为主要的一种。
慷慨地给予孩子用心、耐心和爱心吧,每个孩子都会向着最为适当的方向成长,激发出令人惊叹的天赋与潜能。
1.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如实把握自己对他人或某些决策的感觉,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