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类专业转到教育类专业绝非易事,刚入学时,李琳由于本科专业与教育并不相关,对论文撰写、学术研究并不自信。但导师赵慧臣教授的指导和鼓励,让李琳发现自己的本科专业也可以成为优势,她开始有意识地从跨专业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发挥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李琳不断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她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崇尚学习上的“极简主义”,注重带着真正有效的目的去学习,理解知识的本质。国家奖学金、河南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河南大学“勤学向上青年”、河南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系列奖项和荣誉称号,见证了李琳这些年的默默付出与辛苦耕耘。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职业发展的规划,本科修读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李琳选择进入河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是计算机专业与教育专业的交叉学科,是科技和人文并重的学科,在我眼里,它独具魅力。”谈起选择跨专业学习的原因,李琳这样说。
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短缺、家长信息意识淡薄……下乡支教期间李琳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她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让李琳有机会在各种学术活动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展现自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坚持培养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看着讲台下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而李琳也不负期望,获得了诸多的成就。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2021学术年会中,李琳做了题为“中学创客教育中学习活动的序列化设计研究”的学术分享。同时,在赵慧臣教授的推荐下,李琳还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豫教版义务教育阶段 《信息科技》教材编写工作,并参加了2022年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与全国各地的师生做学术交流与互动。
在强化理论研究的同时,李琳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突破。她主持的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聚焦河南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结项时获评一等奖;她的作品《趁“澡”知道–热水澡的冷知识》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她还代表学校参加2022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在闭幕式中作为全国选手代表发言。
李琳很喜欢一句话:“我要伸手摘星,即便一无所获也不至于满手污泥。”她享受挑战自我所带来的乐趣,也无畏失败所带来的后果。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与目标,李琳不惧困难,持续探索,日积月累,不断进步,从最简单的“比葫芦画瓢”做到创造性突破,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做到两年内公开发表5篇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来源期刊1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发表CSSCl来源期刊2篇。“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本身,探索未知、满足好奇心就是科研最大的乐趣。”对于这份事业,李琳爱得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