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疫:一家线下音乐餐厅的自救音乐餐厅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餐饮行业举步维艰,以音乐、红酒、川菜为特色的胡桃里音乐酒馆也不例外。

茄子、豆角、藕、牛肉粒……色泽鲜丽的菜品被分类装在不同的不锈钢餐盆中,3月10日早上9点,胡桃里金融城店后厨10多名员工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当天400多单的餐食原材料。

除了谈外卖订单,送外卖、在厨房帮手日常工作,李斌几乎都要亲力亲为。甚至为了将饭菜快速送到食客手中,

春节期间,李斌一直处在忧虑的状态,原本打算将去年新开的胡桃里金融城店在过年期间试营业,但疫情的突然降临使他不得不关门歇业,其余4家原定于2月10日重新营业的店铺,也一再推迟。

2016年7月,广州第一家胡桃里音乐酒馆开张,“音乐+餐饮”的模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投资胡桃里,让半路出家的李斌从互联网成功跨界到餐饮,如今拥有5家门店,当初“把吃喝玩乐做成事业,实现财富自由”的理想成为了现实。

“送外卖是无奈之举,大概每谈十单才能成功一单。”艰难的时刻,每一笔账都要精打细算,李斌更倾向于与公司直接合作,进行团餐定制,由胡桃里完成送餐服务。“如果通过外卖,平台会有15%的比例进行抽成,以胡桃里每份套餐25元的售价计算,利润还达不到15%。”

胡桃里金融城店实践证明了他的猜想。2月24日,李斌意识到,可能并非易事。线上经营,胡桃里是一家线下音乐酒馆,

“特殊时期,没有老板和员工之分”,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运营半个月后,胡桃里金融城店外卖的订单量已从最初的一天3单增加到400单。“我们现在是做一天亏一天。”李斌说,胡桃里的特色是音乐+餐厅,人均消费100元左右,现在卖25元一份的快餐,即使一天配送几百份团餐,对于门店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但为了保证员工有活干,保持门店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大量的食材堆积,房租、人工等固定的成本都会让企业不堪重负。”因当初打算第5家店在春节期间试运营,李斌年前就囤积了大量的食材,店里很多员工也留在了广州。

“这个店又倒闭了,那个店又扛不住了。”整个春节期间,李斌被各种网络上“诉苦”的言论包围,一度陷入了焦虑,他常常和妻子探讨到深夜,要怎么面对员工,面对租金?而大多数时候得出的结论是:

形势严峻,为了增加单量,李斌使出浑身解数,他的日记本上记录了每天的工作计划和目标:3月1日,菜品调整;3月2日,调整人员重新分配;3月3日,拜访5个企业主,发两条抖音视频进行宣传,堂食原材料储备……

2月21日,广州市准许餐饮行业可有序复工复业,按照要求,不能堂食,胡桃里只能以外卖配送的方式进行营业。

记疫:一家线下音乐餐厅的自救音乐餐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